在印刷行業(yè),就傳統(tǒng)的印刷方式來說,完成一件印刷品大致需要經(jīng)過原稿—>出片—>制版—>打樣—>印刷—>印后加工—>成品的工藝過程。其中的出片工藝實際上就是將原稿的圖文信息借助一些現(xiàn)代化設備(如照相機、掃描儀、電子分色機、彩色桌面出版系統(tǒng)、激光照排機等)制成滿足印刷要求的膠片的過程。
傳統(tǒng)印刷工藝中,出片程序必不可少,膠片在印刷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,是印刷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那么膠片是什么樣的呢?我們?nèi)粘J褂玫母黝愑∷⒛z片,看上去就像照相底片一樣,但其性能與照相底片還是有一定區(qū)別的。
我們?nèi)粘=佑|的膠片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片基,所有的涂層都涂布于透明的片基之上。其中,最重要的是感光乳劑層,感光反應主要在這一層進行。感光乳劑層內(nèi)含有鹵化銀及增感劑,鹵化銀是曝光后生成影像的主要化學成分,增感劑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光反應的完全化。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涂層是防光暈層,這一層主要是防止曝光光線在片基層產(chǎn)生反射,導致感光乳劑層內(nèi)鹵化銀的二次曝光,這對保證曝光質(zhì)量是非常重要的。
其他涂層還有很多,防劃傷層主要是防止膠片的表面被硬物劃傷,但其抗劃傷的能力一般是有限的,僅僅是防止細小的粉塵對膠片表面的劃傷。防氧化層是防止膠片生產(chǎn)后在存儲期間發(fā)生化學反應。有時在膠片的最外層還有可能加上磨砂層,一般用于凹印制版。所有這些涂層都是在膠片生產(chǎn)時被一層一層涂布于片基上的。當然,這些涂層非常薄,以至于涂了六七層后我們看到的膠片感覺仍是片基。
膠片為什么會感光呢?這是因為膠片上涂有感光乳劑,乳劑中分布著感光物質(zhì)——鹵化銀。鹵化銀又稱銀鹽,是鹵族元素(氯、碘、溴)分別與銀結合產(chǎn)生的化合物。銀與氯結合成為氯化銀,與碘結合成為碘化銀,與溴結合成為溴化銀,其中以溴化銀的感光能力最強,而氯化銀的感光能力最弱。當鹵化銀見光時則發(fā)生分解,因此感光膠片見光后就會曝光,經(jīng)過顯影、定影后生成銀影像。
本文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xuefengshequ.com/article/201212310225796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