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們通過長期的生活體驗,有意無意之中形成了根據(jù)顏色來判斷和感受物品的能力。不同的顏色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心理感受。它不僅會增強消費者的審美愉悅,更能激發(fā)消費者的判斷力和購買自信,豐富他們的想象力,也陶冶顧客的心智,真正讓我們感到包裝設計色彩的價值與力量之所在。
眾所周知,人的視線憑借著光的作用,觀察到對象物體的開頭與顏色,認識客觀存在。若沒有光的照射,人的視覺活動也就消失了,當然也就無所謂色彩了。不同的物體對光的吸收性和反射性是不同的,因此,產生了不同的顏色,在所有的物體中,黑色物體可
以吸收七種色光,而白色物體則把七種色光全部反射,正是這種緣故,使得黑色、白色與其他色彩相比失去了色彩的相貌,形成自身特有的無彩色屬性。
本文從包裝設計的角度談論色彩,并非是對那些所謂的光學、電磁波以及波長等物理學知識的討論,而是從設計色彩學的理論基礎上,著重色彩的色相、明度、純度以及色彩心理等方面的問題的研究。在商品的海洋中,包裝設計不斷地變化著手法、創(chuàng)新著形式、塑造著個性特征,尤其注重色彩的屬性及色彩的運用。色彩的屬性并非一成不變,其中各要素之間的變化,給設計色彩的對比、調和的運用,提供了豐富的空間。
在眾多的商品包裝設計中,無一不為能最快捷、醒目、悅目來吸引消費者注意。豐富的色彩傳遞著各種不同的情趣,展示著不同的品質風格和裝飾魅力。追求設計語言的純粹是設計師孜孜以求的,他們以更加理性的獨特視角,在努力擺脫設計流行中的喧鬧、繁雜、繽紛艷麗的手法。積極尋找色彩設計的理性與單純。例如日本設計師藤田?隆設計的“日本琴酒”,充分利用無彩色的屬性,通過金色文字在透明體容器上的設計排列,在光與影的作用下,體現(xiàn)出該設計的卓而不凡。設計語言的高度濃縮與概括,將該設計推向了極致,好似眾多商品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,進發(fā)出灼灼異彩。色彩的選擇與組合在包裝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,往往是決定包裝設計優(yōu)劣的關鍵。追求包裝色彩的調和、精煉、單純,
實質上就是要避免包裝上的用色過多的累贅。五顏六色的艷麗繁華未必引人喜愛,反倒可能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印象,使人產生眼花繚亂之感。恰當使用簡約的色彩語言,更能體現(xiàn)設計者駕馭色彩的能力,最大限度發(fā)揮色彩的潛能。在極少主義的影響下,擺脫傳統(tǒng)色彩的固有屬性的束縛,結合現(xiàn)代包裝設計理論與商品的屬性要求,采用無彩色中的金、銀、黑、白、灰進行設計的包裝,則更顯商品的永恒之美。無彩色系的特殊性質,為許多商品的包裝設計提供了充展示魅力的舞臺。如杰尼斯?阿西比為“南非伏特加”酒所設計的包裝,就容器造型本-身而言,沒有什么可數(shù)之處,設計者大膽選用了五彩色系為主的色彩語言進行設計,瓶貼背景為黑色,表面圖形采用大面積裝飾,紋樣在銀色的襯托下,透露出強烈的金屬質感,圖形中央放置白色的盾形標簽在其他無彩色的映襯下,更集中地強化了該商品的信息特征,整個商品顯得莊重典雅、品質超群。
設計中的金屬色的使用,有助于增強光影效果,并可以豐富空間與層次的變化。因為金銀色具有強烈的反光能力和敏銳的特征,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影作用下,顯出異樣的色彩效果,恰當使用會增加商品的輝煌、高級和神秘感。其敏銳的光影變化、可以體現(xiàn)出商品包裝的華麗、珍貴、活躍的印象。單純的提煉與運用無彩色,有助于強化商品特征,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品質與檔次,增強商品的時代感與個性魅力。
有彩色系具有各自鮮明的相貌屬性,而無彩色系中的金、銀、黑、白、灰也同樣具備一定的色彩涵義。無彩色其實在人們的心理早已形成自己完整的色彩性質,并一直為人們所接受,被稱之為永遠的流行色。單獨審視黑、白、灰時,黑色象征靜寂、沉默,意味著邪惡與不祥,被認為是一種消極色。白色的固有情感,是不沉靜性,亦非刺激性。一般被認為是清靜、純粹和純潔的象征。當黑白相混時就產生了灰色,灰色所屬中性,缺少獨立的色彩特征,因此,灰色單調而平淡不象黑白強調明暗,但是,灰色若含有色彩傾向時。會給人一種含蓄、柔和、高級、精致之感,耐人尋味。
當然,在眾多以無彩色為主體的包裝設計中,往往其間也點綴著一些純度較高的色彩,他們的呈現(xiàn)一方面與無彩色形成一定的對比效果,另一方面更是為了烘托主體色彩。五彩色與有彩色的相互作用,對豐富商品包裝的色彩效果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手段。
包裝設計,在于孜孜不斷地嘗試與探索。追求人類生活的美好情懷,色彩是極具價值的,它對我們表達思想、情趣、愛好的影響是最直接、最重要的。把握色彩,感受設計、創(chuàng)造美好包裝,豐富我們的生活,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。無彩色設計的包裝猶如塵世喧鬧中的一絲寧靜,它的高雅、質樸、沉靜使人在享受酸、甜、苦、辣、咸后,回味著另一種清爽、淡雅的幽香,他們不顯不爭的屬性特征將會在包裝設計中散發(fā)著永恒的魅力。
本文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xuefengshequ.com/article/17121214084012365426.html